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丰特努瓦广场7号,75352巴黎 07 SP, 法国, 及UNESCO曼谷办公室和UNESCO驻华代表处 © UNESCO 2018
本节为教师和学校领导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教程,它涵盖了学习活动的各主题,并解释了如何通过全校参与的方法预防校园性别暴力;这些材料可用于教师培训,帮助他们为教学计划的实施做好准备。
在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差异很大,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每个问题。
01.
了解性别和性别规范
为学生讲授性别暴力时,应让他们了解男性和女性之间天生的生理差异,以及后天的社会和文化差别。在英语语言中,“生理性别”是指男女身体之间的生理或身体差异,这一般取决于我们的基因;而“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期望和观念的影响下,一个人对“男性”和“女性” 的不同理解。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期待男性强壮有力、处于控制地位,期待女性温顺、服从。跨性别者不会根据自己的生理性别来扮演分配给他们的传统性别角色。例如,跨性别女性(男跨女)是指生理性别为男性却更加认同女性化的社会性别规范的人,这可能包括其身体外观、自我表达以及在家庭和工作中的角色。
男性和女性在健康、教育和经济成果方面的许多差异均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取决于性别规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行为和制度实践;这些差异可简单归纳如下:
生理性别所造成的差异
从出生时起,男女身体之间存在的生理或身体差异
在全世界,男女身体之间的差异都一样
这些差异会与人终生相伴
到达青春期后,这些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社会性别所造成的差异
差异通过模仿和观察而形成,并代代相传
性别规范会随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改变,这造成了世界各地的地区性差异
男性和女性之间若存在不平等,或不合规范的表现不被接受,这些差异就可能造成剥削或不平等对待
性别规范可随时间而变化
性别规范和角色是由社会所给予的。性别规范包含对男性或女性的言谈举止、着装和自我表达的各种看法。儿童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这些观念和期望,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会从父母、朋友、教师和媒体等多方面了解性别期待,也会观察体制和社会习俗及传统。
有些男性和女性不愿按照其所在社会的性别期望扮演角色,还有些认为他们出生时灵魂进错了躯体,如跨性别者的性别身份与他们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一致,他们可能会选择以异性面貌示人。跨性别者可以是男跨女(女性外貌,又称跨性别女性)或女跨男(男性外貌,又称跨性别男性)。有些人认为自己既不是男性又不是女性,而是两者的混合体;还有些人认为自己属于“第三性”,如南亚的希吉拉人或太平洋的第三性别族群Fa’afafine。在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这是一种能够标示在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上的合法性别。
有些性别期待是有害的,并会导致不公平的待遇。例如,认为年轻男性对街上走过的女性进行带有性意味的评头论足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认为让儿子接受教育比让女儿接受教育更重要,这些都属于有害的性别规范。
不同社区的性别规范也不尽相同,有些社区公平对待不同性别者,有些则不然。
02
不平等性别规范的影响
性别规范会影响儿童的学校出勤率和参与度。在一些地方,年轻女性要承担家务或者早婚,致使其学业过早中断;而一些年轻的男性也要提前退学,赚钱贴补家用。若有些家庭觉得供女儿上学不会得到很多回报,则这些女童会比哥哥弟弟们更早辍学。
在许多国家,男孩和女孩在入学率、出勤率和毕业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就读小学(如阿富汗、印度、老挝和巴基斯坦)或中学( 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老挝和印度)的男孩要比女孩多得多。
在许多文化中,性别规范会导致女性过早结婚,而这对女性及其未来的子女都会产生影响。在印度,与18岁之后结婚的女性相比,18岁之前就结婚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要低,这些女性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出生体重偏低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尼泊尔,有研究发现女性的识字水平与她们理解广播中传达的重要卫生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而这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健康。
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对于女性及其未来家庭来说都非常重要。受过教育的母亲养育的孩子会更健康;母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实施计划生育,做到少生优生;其婴儿的存活率会更高,身体也更健康。妇女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婴儿死亡率就会下降7%至9%。受过教育的母亲也能更好地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
许多跨性别青少年会因污名、歧视和暴力而过早辍学。这些学生无法保持与自己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规范,因而常会遭到欺凌,这会进一步影响其在校的出勤率、学习表现和成绩,从而减少其未来的发展机会。
消极的性别规范对于健康和教育成果都有影响。在全球,15至19岁的青少年会遭遇更多的交通事故和人际暴力伤害;年轻男性也更容易酗酒、抽烟和吸毒,这往往是因为年轻男性更容易参与危险活动或不顾后果,以彰显自己的阳刚气质。相比之下,早婚女性在孕产妇健康问题、家庭暴力和过早辍学等方面面临的风险较高。在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基斯坦, 孕产妇健康问题在15至19岁的女孩群体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男性与人际暴力
一般认为男性应表现得强壮而无畏,要处于控制地位,这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在阿富汗、马绍尔群岛、菲律宾、巴基斯坦、萨摩亚、泰国和汤加, 人际暴力已成为影响青年男性长远健康的三大风险之一。
心理健康问题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极为常见。在许多国家,患有抑郁和焦虑的女孩均多于男孩。在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抑郁、焦虑和自我伤害已成为影响青春期女性长远幸福的三大疾病。青少年往往不太愿意就这些问题寻求帮助,因为他们认为坦白这类情绪困扰是缺少男子气概的表现。跨性别青少年会觉得他们的身体与自身的性别身份不符,且缺少社会认可,因此常会感到困惑,出现精神问题;有些人可能会通过激素治疗来延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增强与自己的性别身份相一致的身体特征。跨性别青少年所遭受的污名和歧视也是抑郁症发病率和试图自杀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性别规范和身体意向
在一些国家,年轻女性经常会为保持吸引力而感到巨大压力和倍感困扰,甚至因此患上饮食失调症。比如,在文莱、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因为身体意向而产生的严重压力导致很高比例的人群患上饮食失调。此外,男性也会因身体意向而感到压力,但在女性身上更为多见。
03
暴力的定义
人际暴力能够影响各年龄段、文化层次和社会阶层的人们。“暴力”被广泛用于描述多种形式的消极对待,包括身体、言语、心理和性。以下列举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暴力:
• 身体暴力 - 殴打、绊倒、戳捅、拳打脚踢、掷物
• 言语暴力 - 谩骂、贬低、威胁(包括针对性别歧视、恐同和种族歧视的看法和意见)
• 心理暴力 - 散布谣言、盯着看、跟踪、尾随、恐吓、羞辱
• 性暴力 - 性方面的嘲弄和流言、性骚扰、性侵犯、强奸、性羞辱和/或恐吓,被迫观看有关性的行为、图片、照片或网站
04.
性别与暴力之间的联系:性别暴力
性别暴力属于人际暴力的一种,是基于性别对个人或群体实施的暴力行为。性别暴力是指根据性别角色期望和刻板印象,对一些人(男性或女性)实施的、能够或可能造成身体、性或心理伤害或痛苦的任何行为。
性别暴力与不平等的权力分配有关。权力的运用包括对资源、思想和知识的控制,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例如,人们可利用权力带来积极改变。但是,权力也可被滥用,如性别暴力就是对权力的一种滥用,这包括对体力的滥用,如身体暴力(如殴打、推搡或打耳光)。性别暴力还包括滥用心理或情感上的影响力,如说服他人做出违背其利益或侵犯其权利的事,或通过恐吓实施控制。许多社会都认为女性应服从男性,这就限制了女性的权力。通常而言,跨性别者拥有的权力更少,这是因为他们不符合一般的性别规范。
以下是一些性别暴力的具体例子:
• 身体:丈夫因妻子花钱时未经他允许而殴打她
• 言语:姑妈嘲笑侄女太爱学习,并告诉她没人愿意娶太聪明的姑娘
• 心理:一个男孩因被人认为娘娘腔而遭到一群男生的排斥,个人物品也被他们偷走
• 性:一位男孩冲着街上的女孩喊下流话,或走出校门时故意碰触同行女孩的隐私部位
在不同国家,性别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各不相同,即使在一国的不同群体间也存在差异。从国家内部的分类数据不难发现,农村女童和贫困女童经历性别暴力的风险更高。性别暴力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较难收集,无论是受暴者还是施暴者,他们在调查时往往不愿据实相告,这就造成了可用的信息只能代表某一特定人群(如只能代表女孩却不能代表男孩,或是只能代表成年女性而不能代表儿童和青少年)或某类特定的暴力行为。一些敏感领域的数据——如性暴力或对跨性别者的暴力——更是存在较大缺口,因为此类信息从道德伦理角度来说非常敏感,因而难以收集(如人们担心承认自己的某些行为或性别身份后会遭到迫害)。
下图1列出了在本地区可获得数据的几个国家中,针对妇女实施的身体或性暴力的不同发生率。
性别暴力与不同社会和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的认识有关,这些认识又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面的模型给出了不同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们遭受暴力或受到保护的经历和认识的影响方式。这些环境包括:直接环境,如家庭、邻里和学校;制度环境,如政策、资源分配和服务配给体系;以及大环境,如文化、宗教和信仰。这些不同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具有两面性:既可发挥积极作用,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也可发挥消极作用,增加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因此,要实现积极的变化,不仅要致力于转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还要从社区、政策和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采取行动。
学校对于减少直接环境中的暴力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以及其他课程和学校活动对于青少年现在和未来的行为和经历都可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除了学校的努力外,青少年生活的家庭以及其他活动场所也要制定积极的策略,并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和文化大环境。
05.
性别暴力的影响
遭受性别暴力侵害后,年轻男性、女性和跨性别青少年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凡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女性、遭受过性别暴力的男性或跨性别者更容易出现抑郁、厌倦或自卑情绪,也更容易沾染上吸毒或酗酒的恶习。
发生在家庭中的性别暴力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幸福。例如,孟加拉国在一次大型研究中发现,在家庭中经历过性别暴力的女性所生育的孩子更容易患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这就说明性别暴力会切实影响到个人及其家庭的幸福。